top of page

學拍照?還是學攝影?

游本寬 /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


攝影術帶給現代人的方便不勝枚舉,以往,當照相機尚未極普遍時,家長便會舉起相機,為家中小孩出生、生日、入學、畢業、結婚、生子,到長者往生等,將人生中的生、老、病、死各個階段逐一入鏡。待相機普及,甚至變成年輕族群的消費品時,拍照更成為個人與同儕關係無止境的記錄工具。攝影術發明後,雖有既能留聲又可持續錄影的機器問世,並且操作性日漸簡化且親和性高,但或許動態影像往後再觀賞所需的設備及環境,並不如靜態者來得機動。因此,即使較先進社會裡早有「家庭電影」形式,或更現代化的DVD等觀看格式,靜態照片仍主宰大眾生活中的影像閱讀。


從古至今,筆雖然能書也能繪,但筆、紙間在生活上的功能仍以文字訊息的記載為主,畫作數量相對有限。反觀相機的紀錄形式,簡易、快速,加上細緻的影像再現能力,照片早是現代人最信賴的紙和筆──保存了個人生活中的隨意片段、家族的真摯情感,甚至延續族群的文化與傳統。除此之外,攝影術也是當代藝術家重要的創作媒介,藉由「鏡像」特質,無論是再現生活觀察、體驗,或表現藝術思維等,都是當下的顯像。


壹、拍照哪需費時學


從實用面來看,大眾對「拍照」的根本訴求是:相機操作簡易,並能快速達到理想的影像結果。這方面,自1888年柯達公司開始發展簡易相機起,攝影工業便積極的研發各式自動化、「傻瓜型」相機,極力滿足:人人皆可輕易地舉起相機,為日常性或具個人歷史價值的活動做影像紀錄。以往,大眾購得這類相機,就無需刻意的閱讀操作手冊,甚至上補習班或到學校學習,才知道如何拍得影像。攝影術數位化之後,自動型的數位相機,不但機器選擇多樣化、成像過程比傳統者更簡易,而且照片成功率大為提高,實質貼近:「按下快門,快樂擁有照片,影像紀錄從此和生活形影不離」的理想。除此之外,數位影像強大的分享功能,更為一般拍照活動添加了許多額外的歡樂,甚至默默改變了「拍照是為了記錄」的歷史性任務。


自古以來的生產活動,凡涉及工具者,無論是自動化或手動者,技術和美學一直有其微妙關係。攝影在這方面,無論是傳統或數位便常聽到:「唯有使用手動者才是專家」的論述。然而試深究其原因,恐怕只和手藝在科技進展過程的稀有性相關,而非真正唯有手才能完成其中的精確度。況且,強調手動的攝影者,往往忘了,手的任何動作實際上是受控於大腦。以「精確曝光」為例,與其執著於用手指來微調光圈、快門,倒不如洞察影像美感才是決定它們該如何調適的要件。況且,即使是大眾化的數位相機,都有能力透過複雜的自動測光在先,並行多樣的曝光結果,提供攝影者更多的選擇。


現實拍照中,大眾對照片的要求往往只是:訊息完整第一,影像清晰其次、最後也許會講究點構圖美感。針對此,拍照所需的最基本技術常識就只是:「選擇光線充足的情況;多使用視野較廣的鏡頭,以利涵蓋更多的訊息;儘量避免身體晃動,造成不必要的影像模糊」。除此之外,實用的圖象美學便是:「把握主要對象,內容儘量單純」。一般人只要能掌控上述原則,便可大為縮近生手和專家的距離。整體而言,在人人都可以拍得「好照片」的數位時代裡,拍照哪須要費時學!


或許數位生活中自動化的事物太多了,人的智慧可以參與的部分日趨減少,因此,有些攝影者就會希望再多了解些拍照的相關事宜,以下本文便從自動程式和圖象美學的關係,進一步論述數位拍照特質。


貳、善用數位相機的「自動程式」


隨著全球使用傳統相機及周遭設備驟降,不但導致相關耗材價格逐年提升,甚至不久的將來便會完全退出大眾市場。反觀自動型的數位相機,除了因價格大眾化而快速普及之外,本身值得多認識的特點也非常得多,例如:機身小便於攜帶,因而容易接近更多的對象;幾近一勞永逸的「數位底片」採購,讓人趨之若鶩;採用固定式鏡頭,雖沒有拆卸更換的機會,但感光板卻也因此不易沾粘塵埃、影響畫質;大型、多功能的「即時觀景窗」(Life LCD),由於不必閉著單眼、緊貼著「觀景窗」小心的取景,提供攝影者更活潑的拍攝角度,大大活化了攝影的行舉等等。除此之外,現代人常將數位影像透過電腦、電視,甚至單槍投影機等現代化電器播放的情形,也不是過往的攝影者可以想像。


不同於以往,當代數位攝影術不但藉由很多人工智慧進行影像訊號的運算與記憶,內建的諸多程式還能自動排除(或削減)大眾拍照常犯的技術錯誤,更令人讚嘆的是,有自動美化影像功能的「肖像程式」、「風景程式」、「近攝程式」等等。聰明的拍照程式,大多參考專業影像特質,將「鏡像」中的焦距、光圈和快門等數值設為參數,然後進行最理想的組合。以「肖像程式」為例,啟動時,相機上的伸縮鏡頭會自動停留在中等距離,讓被攝者呈現半身大小的構圖。接著,程式會再自動選擇較大的光圈數值,造成專業感的「短景深」效果,以利人像凸顯於背景之中。「風景程式」,則會讓照片中的前景到遠方的景物都呈現清晰的結果。其他更特別的「夜景程式」、「運動程式」等等,相機也都可以針對這些特殊對象與情況,自動拍得類似專業的結果。可見,現代人如能善用這些攝影程式,數位拍照只剩下:小心的選擇對象、習慣相機觀景窗的有效範圍,就人人都可拍得像專家一般。


攝影愛好者「認真的」面對數位拍照時,其實也只有:影像色彩、如何測光、構圖考量等三件事要處理,外加影像品質與儲存常識。以下一些非常實用的相關要點(有時甚至可見於相機使用手冊內的附錄),多應用可以增加影像的成就感。實務上,它們雖分成入門和進階,但其中的差異只在於「曝光方法」及「內建閃光燈」的操控。


數位拍照實用技術入門


* 數位相機在色彩設定方面,雖有諸多選擇,一般人只需要設定「自動白平衡」,便可改善各種特殊狀況下的色彩偏離,輕易呈現對象原始的面貌。


* 使用「全自動」(A)或「程式」(P)快門,將曝光問題全交由相機自動處理。記得,數位快門的啟動是兩段式,如果沒有「輕壓、預備對焦」在先,便無法啟動快門。


* 當「數位底片」的記憶體充足,對象又處於靜止狀態時,將「影像品質」設定調高,有利往後在大型螢幕上播放時仍有不錯的畫質。但是,遇到對象快速移動,或必須大量拍攝的情況(例如:喜慶宴會中主人逐桌敬酒過程),則將影像品質設定在「一般或中等」,以利影像的加速存取,避免錯過重要畫面。


* 多在自然光充足情況拍照,並儘量採取順光角度,較易得到清晰、完整的訊息。


* 非不得已,少在極暗情況下拍照,因其往往使得「自動對焦」功能無法正常啟動,況且影像也容易呈現數位雜訊。


* 設定內建閃光燈於「全自動」位置,並留意光源的有效距離。拍攝近距離的人像時,記得啟用「減少紅眼」裝置,大型夜景、煙火照片的拍攝,因為內建的光源根本無法涵蓋如此大的範圍,反而得記得關掉閃燈,節約電源。


* 如果相機本身沒有「防止手震」功能,則應少用望遠鏡頭,而多移動身體、接近對象。


數位拍照進階應用技術


* 面對拍照當下,不能即時決定要黑白或彩色影像時,先拍成彩色模式,往後有必要時再藉由電腦中用影像軟體更改。


* 進階的對焦與測光方面,多以「觀景窗」內最大的偵測面積(例如「矩陣式」、「多點式」)進行測光。接著多使用「多點式」的方法對焦,如果一定得使用單點、較小面積的方式對焦(例如:「中央重點式」),記得先將主體擺置在畫面中間(鏡頭焦點所屬的位置)。


* 當無法太靠近靜止的對象時,由於畫面所涵蓋的面積較廣,所以應使用相機內「最高畫質」拍攝,為將來影像的截割預留空間。


* 想要得到較高的影像畫質,就少用鏡頭中「數位伸縮」(Digital Zoom)功能,其實最好是直接關閉。


* 雖然全自動相機沒有光圈、快門數值的選擇,但仍可以藉其中最低的感光指數,搭配「靠近被攝物」的方法,而達到「短景深」效果。


* 碰到對象光源條件反差過大時(例如:豔陽天的中午),可以考慮使用「自動區隔曝光」功能,連續拍三到五張不同的曝光結果,往後再從電腦螢幕做進一步挑選。


* 昏暗環境下的拍照,雖可以使用高感度的曝光指數(ISO 400以上),但由於它容易產生數位雜訊,所以感光的指數反而應儘量設定為ISO100,讓「自動閃光」功能進行現場的補光。


* 如果主要對象(尤其是人像)處於背光狀態,而攝影者希望能顯現其形貌訊息時,則應啟動「強制閃燈」功能、進行額外補光,以降低亮、暗間的高反差。


* 有效避免人像攝影中的「紅眼現象」,就是少在全暗環境下拍照,必要時也得將現場中任何小光源(蠟燭、檯燈等)全部打開,並且避免讓攝影者直視著鏡頭。


* 面對重要對象,應試從不同的角度審慎拍攝以利挑選,但也不應毫不思索、無限量的拍照,否則只是徒增往後篩選的工作量。


至於可讓照片拍得「更好」的小技藝還有:


* 選擇適宜的影像檔案大小和壓縮程度[1]是數位拍照的一個常識,簡單的說,愈近期出廠的機型,影像壓縮技術也愈好。至於一般生活紀錄的影像,使用高畫質的JPEG格式絕對可以滿足。


* 使用較佳的光學鏡頭[2],搭配使用較低的感光指數,例如:ISO 50, 100等,可以得到更清晰的高畫質影像。


* 如何讓影像既能充分顯現訊息並帶美感的要訣是:被攝體(尤其是主被攝體)本身的造形完整度要高,以免遺漏重要訊息。也因此,拍照的視點不一定得維持在一般水平,必要時可以登高俯視或由下往上仰視。


* 多接近拍攝對象,背景儘量簡化。主題及對象的造形儘量單純並靠近畫面中心,但如能善用「焦點鎖定」功能,適宜地移動畫面中焦點上的景物,則能產生較生動的構圖。


* 主題和背景間的視覺關係(例如:色相、明度、彩度、面積)應該儘量成高對比狀態,以利個別特質顯現於圖象上。


* 主題以外的內容元素如出現在畫面裡,應該是有助於主題的意義詮釋,或視覺美感方面的考量。


* 拍攝風景時可多利用前景,以增加照片上的空間透視感。


參、拍照、訊息與記憶


一般人留影,往往是怕日後自己會記不起眼前所見,因而冀望影像屆時可以發揮適當的提醒功能。至於,當下相機得記下多少訊息?或者是影像得清晰至何種程度?將來自己或他人才足以完全的辨識,答案恐怕是因人而異、非常個案。造成眾人對喚起記憶所需的訊息量差異,除了記憶本身並不只是依賴肉眼可見的具體訊息之外,還有抽象的聯想作用、情感的引發等重要因素。因此,很多照片的讀者,即使影像有些模糊甚至缺漏,但由於和對象及內容的熟悉,仍可以快速地勾起記憶、完成閱讀。由此可見,個人生活記錄所需要的影像尺寸無須太大。市場中,四英吋左右大小的照片之所以能全球性普及,另一個原因還來自於,大照片在現實中不易收藏與展示。事實上,攝影工業在各個時代所出產的家用型相機,使用上都能輕易達到大眾的基本要求,但,它們仍三不五時便推出林林總總的「高階相機」。每一種新款式雖都提高了前者的畫質,細想,高畫質影像如非構成記憶的必要條件,那眾人購買「好相機」的動機是:追求更多的操作方便性?不同機械操弄的新鮮感?滿足於流行、時尚物件的擁有?還是為了增加影像「美感」?


現實生活中,大眾對日常紀錄結果如有所不滿,一定是其中遺漏了個人認定的重要訊息。以團體照為例,可能是小部分成員未能被完整的收納在內,或者是部分成員行舉突兀破壞了氛圍,最後抱怨的才是影像極度模糊。影像未能如預期般清晰,雖帶給觀眾失望的程度較其他因素低,但並不表示他們完全不在乎,只是比較於「訊息不全、無法再來一次」的終生遺撼,反而是較可以接受者。


肆、再認識何謂「好照片」?


大眾口中所謂的「好照片」可以從攝影者、(一般)觀眾和被攝者,不同角度來加以討論。對攝影者而言,好照片雖還依個人認定或專業認同而有所差異,但從影像生產的哲理來看,「任何吻合個人原始初衷的影像結果都是好照片」!這樣的觀點即使再衍生至藝術創作,哪怕攝影者往後才發現,早先所謂的創新事實上是步於他人之後,但「首次由自己生產的照片,都可算是創新的好照片」。至於「好照片」的評估一旦置入專業領域時,就得以相關歷史或當下影像主流現象為判斷基礎。


大眾生活中的一般人像照,也是「好照片」另一個有趣、值得認知的範疇。由於被攝者對照片中自我的形象常有強烈、主觀認定,因此,「好照片」和被攝者間有時會有所差異,好在兩者對訊息清晰的技術部分共識性較高。眾人即使知曉,人對照片的好、壞認知並非恆定性,但是更應該了解任何層面的評斷,如都不能讓原始創作者信服,再崇高的讚譽也是枉然。


伍、為什麼還想進一步的學攝影?


當攝影者對日常紀錄,在訊息完整與清晰的結果之後,還會進一步講究影像的美麗時,便如同「基本生存之外,生活還要有品味」的態度。換句話說,拍照在訊息蒐集之餘,也要有影像的藝術感。只是,品味、藝術感,並不易用三言兩語、精要快速的傳授或學習。


在人人都可以輕易拍得影像、取到照片的時代裡,大眾甚少會特別的想去學攝影、甚至思考以拍照謀生的可能。那些無論是透過學院環境,或在家自學者,除去極少數對相機機械結構、光學原理有興趣者,大都和影像美學的動機極其相關,例如:希望知道如何拍得,比一般生活紀錄更多、更細緻的訊息?如何讓照片的外貌,可以比個人現況更藝術化?除此之外,知識水準稍高者,或許還從其他管道知道有關「影像與文化」的議題等等。簡單地說,當大眾的拍照活動不再只是隨意的生活記錄時,便是個人攝影的開始!其間除了體驗現代化的成像術、增廣攝影專業知識之外,如果因而進一步拓展個人生活的觀察面,其社會意義或許遠比純圖象美學的成就更高。因此,對嚴肅的攝影愛好者而言,無論是使用(正式)照相機、錄影機或其他「替代型相機」(手機、網路攝影機、掌上型電腦等),攝影學習的精義在於:「如何透過機器的輔助,延伸眼的觀察與手的紀錄結果。」


學習攝影之前的二三事


大眾自習攝影,閱讀是最普遍的方式,坊間相關書籍不但很多,不同主題也都有專類論述。近年來更為了因應拍照數位化,原有分類中都加有數位字樣,例如:數位風景攝影、數位人像攝影等。這些教授一般人如何攝影的書籍,內容大都以拍攝工具的使用介紹為主,小部分談到如何提昇照片美感時,則會以:單純圖象裡的視覺元素、使用對比手法強化影像張力等為「好照片」指標,提供讀者一個快速的學習路徑。眾多書籍中,《數位攝影一百個訣竅》倒提出有關拍攝前、後的一些心理思維,對於想要「永續進步」的攝影者而言應很有幫助[3]。本文以下也針對非拍照技術層面的問題稍加討論。


(一)拍照前的心理準備


本文前段曾提及數位底片的「零損耗」特質,使得數位攝影者,只怕不啟動快門,不怕影像不足。但是,快速成像的結果,也凸顯龐大、未經篩選的影像,事實上,對讀著而言,反而是一種閱讀負擔。因此,攝影者在拍照之前,如能多費一點心,細想個人起啟動快門的原因是:「訊息性的真實再現對象」或「圖象藝術性表現的追求」,必大有助於影像結果的判斷。技術實務方面,攝影者應隨時都將相機準備好,以免錯過重要的鏡頭,而在舉起相機時,更要記得將相機持穩。


(二)面對相機的態度


延續前述「善用數位自動相機特點」的概念,拍照進行中,攝影者面對相機最好的態度是:壓抑當下對工具實驗性的好奇,讓自己有更多時間、精力,細心的觀察對象。換句話說,拍照時,只操作個人最熟悉的部分,充分享受過程的順暢與愉悅,而不被繁複的機械操作所困惱。


(三)成像的藝術性考量


人像和風景攝影,一直是業餘的影像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最投入的內容。拍攝人像時,如多引導被攝者入鏡,常有助於照片上活潑與自然的氛圍。構圖方面,如還能不把主題刻意的擺置在畫面正中央,更能營造出生動的結果。除此之外,無論是人物或風景,攝影者靈活的應用自然光特質,在增加影像訊息或美感方面也都很有幫助。心理的層次方面,由於戶外攝影最大魅力來自攝影者的親身體驗,因此,即使當下有不能拍照的情況,盡興的欣賞好風光也是重要的收穫。畢竟,影像對生活記憶雖有其重要性,但留給自己或觀眾一些回憶或想像空間不也很好?


陸、讓個人攝影永續進步的方法


攝影既可以是隨意的生活紀錄,也可以是嚴肅的藝術創作,對於無需靠此藝技維生的愛好者而言,學習攝影的動機雖然經常是即興,但能持續也是其最大特質。以下本文介紹幾種大眾都可以永續學習攝影的方式:


(一)學習不必進教室,進步不限時


本文曾提及,評斷個人影像中的訊息不佳或美麗不足是學習攝影的重大動機,但是,如此的認知是建構在和其他實例比較之後。可見,攝影者必須先看到比自己現況更佳的影像,才有可能產生有求進步的欲望。由於攝影術和當代生活關係緊密,大眾傳播媒介中應用優質影像的例子比比皆是,攝影愛好者如能多從中觀察並分析特質,便可以學到很多有益的部分。如此不進教室,但時時都在關注的態度,就是一種永續學習的實踐,其間一旦發現讓人心怡的影像,適度的模仿也很重要。


(二)常思索影像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質


拍照時,絕大多數造形特殊、豔麗的外貌雖可以帶給人震撼印象,卻無法確定它們可以持續多久,而當首要的印象逐漸退卻時,所剩的只有抽象感覺。此時,若照片中還有情感成份倒能延伸記憶。除此之外,影像本身如能再具有文化意涵,便能延伸圖象中的造形至語意層次,對往後的記憶又是另一大助益。


(三)累積周遭動人的影像內容


回顧西方諸多攝影史教科書中的名作範例,甚少和攝影者使用器材有關,這樣的情形在「數位攝影術」時代意義尤為深刻,畢竟機械操作並不容易凸顯攝影者的藝術地位。當下的數位攝影術,倒是促使任何「有思想」的大眾都可以輕易地從事影像創作。其中,較專業的圖象藝術部分,雖不見得人人可以自發性的達到,但是動人的影像內容大都可以得到廣大回應。可見,完美(專業)圖象之外,影像內容或創意也是永續學習的重要指標,並且它們都和個人的生活歷練及觀察習慣息息相關。


生活中,很多職業攝影師,因工作需求而長途跋涉、遠走他鄉尋找適合的內容,一般攝影愛好者,實無須捨近求遠,周遭便常有很多動人,並值得記錄、表現的事物。同時,由於攝者和對象的熟稔,其中積年累月所醞釀出的情感,非外人容易體會。更特別的是,拍照過程往往也因此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思考如何補捉,甚至萬一失敗了都還可能有重新再來的機會,而沒有「決定性瞬間」的快門壓力。


(四)有機會便參觀藝術專業展演


由於攝影藝術的發展已有一段時間,相關的「專業」美學也相當成熟。因此,攝影史或美學,愛好者除了可以到學院環境求知之外,親臨攝影或任何當代藝術的展演場所,也是極佳的學習環境。學習者面對攝影原作最珍貴處在於:了解影像藝術並不只有內容思維,影像呈現形式的大小或材質考量,也是其中要件。


(五)確實舉起相機,並按下快門


上述的諸多讓攝影進步的方法,多集中於影像賞析的能力養成,以充分醞釀學習動機,尚未達到拍照行動。傳統攝影時代,底片是耗材,攝影者因而會審慎地按下快門,相形之下「數位底片」就不曾讓人有如此嚴肅的感覺。啟動快門象徵著:「攝影者對於眼前景物,做出某種程度判斷與執行的決定。」雖然「勤壓快門」不見得必能增加「好照片」比例,但不盡完美的結果,至少提供往後比較與篩選的可能性。


圖象產製實務方面,相較於肉眼觀察,「鏡像」雖然在形貌的逼真性極高,但平面式、圖象空間的語言,仍不可能和實景成完全的等號關係。另方面,現實中肉眼的觀察比較不容易直接干擾對象,但是,相同情況要舉起相機拍照則需要行動,因而有:勇氣、決心的訓練,甚至道德、禮儀的顧忌等。可見,相機操作雖然簡易,眼睛也常看到很多值得記錄的對象,只是,不舉起相機、壓下快門,它們永遠都在底片之外,也無法化為另一種可再被觀看的形式。至於如何讓攝影者有勇氣舉起相機,似乎和上攝影課與否並沒有絕對關係。


(六)要和攝影同好、老師討論作品


從某個方面來看,人都具有展現自己和被鼓勵的共同性,攝影的學習也是如此。一般的生活記錄,親朋好友即是基本觀眾。攝影者如有意在攝影上再求進步,便得跨過周遭的基本觀眾層級,向外尋找和自己理念相近的同好相互討論,甚至登門向求教於專業教師。


柒、無關攝影學習的結論


由於數位相機在現代生活中已如家電般的普及,因此,大眾型者便得經常改款,不斷增加「自動程度」功能以刺激市場買氣。環視這些日新月異、推陳出新的數位相機,其自動與聰明程度完全掌控了「拍照」過程,只怕人不去按下快門。


好在,「拍照並不全等於攝影」!攝影應該可以涵括更多有關於「人」的特質。畢竟,影像中如果沒有攝影者的觀點、文化因子或情感,再細緻的訊息也只是一種科技現象,並且當它們又不被人加以解讀時,其意義或影響尚遠不如空氣中的塵埃。現代人有幸享受數位科技當下無盡的方便,腦筋因而少用於繁複的機械操作,但是,生活中裡因此所多出來的時、空,如不能有另一種心靈智慧的填補,生命只會被大量的垃圾影像給加速地塞爆,屆時人們恐怕才會去懷念傳統攝影的一切。因此,拍照事小,如何讓聰明、自動化的影像更具攝影藝術性與人文感才是重要。


註解


[1] JPEG是8bit image 10:1 , TIFE: 1:1 , RAW是16bit image 2:1。


[2]一般情形「定焦鏡頭」比「變焦鏡頭」的解像力更佳。


[3]該書的個別篇章如下:(一)攝影前的準備;(二)如何拍攝比較好的照片;(三)曝光控制;(四)控制焦點以及景深;(五)應用好光源;(六)照片創意;(七)使用照片編排軟體;(八)操控影像軟體中的色彩元素;(九)彩色影像輸出;(十)數位攝影拍攝計劃等。


本文發表於國立教育編譯館,《美育》162期

Comments


◀︎回上一頁
  • Black Facebook Icon
  • Black Instagram Icon
  • YouTube
  • 14887640061543238901-512
bottom of page